包含非暴力沟通道德评判小案例的词条

由:admin 发布于:2024-06-25 分类:人格魅力感悟 阅读:36 评论:0

愤怒源于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—《非暴力沟通》

1、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,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,那就是命令 2)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,也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。相反,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,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。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本章探讨如何了解他人的观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请求,并给予反馈。

2、当对方觉得自己是被迫的,那么即使他选择了服从,他也不会乐意真正满足你的请求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我们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,往往会去指责别人,这时的“请求”就成了命令。有时候,我们只是想表达“请求”,却由于用语不当,给人一种“命令”的错觉,这在沟通上是应当避免的。

3、表达需求。第三步,找到感受的根源(需求)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。一个人生气,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。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。非暴力沟通强调,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。如果我们把需要说得越清楚,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。

4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,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。在得到倾诉和理解之后,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。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。

5、充分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,它认为,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,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。作者认为,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,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。与其沉浸于愤怒中,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。 生气时,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。

6、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。 【思考】 在请求的时候,我们要表达清楚,并且表达肯定的东西,同时也试着去了解别人的需求,感受,从而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的请求。不管请求有没有得到满足,都要努力去理解别人不这么做的原因,需求等等。

《非暴力沟通》读后感——暴力沟通之道德评判(二)

1、与非暴力沟通相对的是暴力沟通。暴力沟通常见的形式之一是道德评判。道德评判是以道德标准评判别人的行为。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,就会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恶的。即使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,那也会被认为是错的不好的。这种以道德评判为方式的暴力沟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。

2、当然,他们也付出了代价。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,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,并厌恶自己。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。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,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。

3、雷区一:道德评判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对别人的行为去评判。比如你老是很依赖对方,你会是觉得对方没有给你足够的安全感,而反过来对方如果很依赖你,你会评判他太不独立,太容易依赖别人。

《非暴力沟通》书评

1、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友谊,促进家庭和谐,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加爱护自己,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。当我们表现得不完美的时候,不用“应该”和“必须”来打击自己。用“选择做”代替“不得不”。

2、在我们的批评下,活脱脱地塑造了他的低自尊的感觉,他认同了自己就是无能、无用、一事无成的,干什么都干不好。这是很典型的一种暴力沟通的方式。现在回想,天呐,我们给他贴上了多么恶劣的标签,这对他不仅没有半点好处,反而把他推向了朝着标签方向去发展的深渊。

3、《非暴力沟通》这本书自从2009年出版后,目前豆瓣评分5分。它强调沟通时真诚、聆听、理解、共鸣,强调体会对方的感受,理解对方的需要。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而非形式上的变化。通过非暴力沟通,我们期待得到一种真诚、和谐、理解、尊重、高效的氛围。而当我们在沟通时被人怀疑我们的诚意时,一定是我们忘记了沟通的目的。

4、第一次听说《非暴力沟通》这本书,原以为是一本提高语言修养的书,跟着浅浅老师一起阅读之后,却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,也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。使用暴力的人,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,所以,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。

5、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中提到的道德评判,基本就是《沟通的艺术》中提及的刻板印象。 《非暴力沟通》提及的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,做生活的主人观念,与《沟通的艺术》里觉知的自我,在真诚的自省过程中相信的自己观念基本是一致的。

6、作者相信,人天生热爱生命、乐于互助,但是语言及表达方式却使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痛苦,他提出了“非暴力沟通”这种沟通方式,来明确自己和他人的观察、感受、需求和请求,进而达成双方之间的情意相通、乐于互助。

相关阅读

评论

精彩评论
二维码